《编舟记》,一生只做一件事
每周一部电影,这周看的是《编舟记》。
1995年的日本玄武书店辞典编辑部,一位老编辑为了照顾妻子要提前退休,部里让他找到接班人再走。哪有人愿意做编辞典这种工作呢?老编辑找来找去找到了男主,这个众人眼里的怪人。
日本个奇葩的国家,形形色色的怪人层出不穷,不过男主的怪倒也还好,就情商有点低,不会与人社交,只会闷头呆呆地工作。这种人做别的工作不太合适,不过对于编辞典简直最合适不过了。
【资料图】
男主顺利调入辞典编辑部,对于外人视为枯燥无趣的辞典,很快就爆发了无比的热情。编辑部正在编辑一部名为《大渡海》的辞典,词语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,辞典是找到合适用语的一叶扁舟。
男主忘我投入到新的工作中,将编辑《大渡海》作为毕生的志业。谁料才刚刚开始,他意外遇到了房东的孙女,千年的木头恋爱了。这个全无社会认知的男主,竟然用毛笔写了一封古文的情书。
幸好主角光环够大,我们可爱的女主竟然喜欢上了这个呆头鹅。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,如果是别的编辑部,或许已经出版了很多畅销的书,可对于辞典编辑部来说,十多年刚刚够编一部辞典。
这时编辑部迎来了一位新人,辞典编辑这样一份默默无闻的工作也后继有人了。等到辞典印刷出版,最早提出编辑《大渡海》的老师已经过世了,为了编辑这部活在当下的辞典奉献了一生。
这部电影虽然时间跨度十多年,但只有寥寥几人,时间在变,他们采集的词语也在变,唯一不变的是对编辑《大渡海》的执着,前赴后继,一代接一代,耗时十多年终于完成了这部辞典。
在这个过于追求效率的时代,一群人拼尽一生只为做一件事,真的是件很酷的事。日本似乎有这种传统,很多店动不动就延续几百年,一个人专注一生只做一件事,称之为“工匠精神”。
这可能是一种美好的精神,但或许也是对上一代人成功的路径依赖,也可能只是社会阶层固化下无奈的选择。当一个社会在无太大变故的情况下,其社会阶层会难以避免地出现固化的现象。
若普通人失去了上升的阶梯,不得不选择前人走过的路,也不会轻易更换自己的工作,所谓的“百年老店”和“工匠精神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“舒适圈”之所以叫“舒适圈”就是因为舒适啊。
现在的日本存在很多社会问题,低欲望社会、宅文化等这些问题开始在我们身上显现,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像电影中那样努力实现梦想,而是躲开来、宅起来、无欲无求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。
当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,当难以取得世俗认可的成功时,古人选择回归山水田园,今人选择“躺平”和“摆烂”。可现在的社会更加残酷,大部分人是躺又躺不平、卷又卷不赢。
希望社会少一些指责,多一些包容,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少提些建议,脱离群众、高高在上的姿态只能令人作呕,请给现在的年轻人多一些自己的选择吧,再说过的好与不好又碍着别人什么事呢。
相关阅读
- 06-14
- 06-14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
- 06-14
- 06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