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兴街道马路村:小菜园撬动农村庭院经济
浇菜、喂猪、吹曲、乘凉……这是永善县永兴街道马路村村民郝作银在自家小菜园里的日常生活。菜园虽小,却美了乡村,富了日子。在马路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,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。
2023年“庭院经济”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文件提出“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”。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,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,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。
(资料图片)
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,马路村主要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,大多都转移到外就业,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。发展小菜园,利用闲散、老弱劳力和剩余劳动时间,合理开发农业土特产资源,继承和发展传统技艺,成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,也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,实现增收致富的门路。
今年68岁的郝作银,是马路村的一位普通农民,也是一名退役军人。退役后,他耕种于田园,行走于山乡,虽然日子平凡,可他却乐观、恬淡,用心打造着自家的小菜园,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在他的小田园里,翠绿翠绿的小青菜齐整可爱,豌豆花摇曳舞动,葱、青蒜、芫荽(香菜)等应有尽有。菜地往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小水池,小水池再往上有两个洞穴,洞穴里喂养着2头猪。站在小园子旁,闻着菜花香,枇杷树下乘凉,眺望金沙江。
郝作银称一开始只是种菜,后来挖了池塘,再后来干脆把猪也喂养在这里。“池塘里的水可以清洗猪圈,猪粪等可以浇灌蔬菜。”郝作银称,喂猪的洞穴是他一锤一锤地凿出来的,猪在这里环境好,冬暖夏凉,不容易生病。谈到现在的生活,郝作银说,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,小菜园里种的菜、喂的猪还可以拿到佛滩菜市场去卖,吃穿不愁,日子和和美美。
四季瓜果飘香、生机盎然,像郝作银家这样的小菜园,在马路村还有很多,这些小菜园是村民生产性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。此外,不仅打造小菜园,全村在发展庭院经济的过程中,有的种植菌子,有的办起养猪家庭农场,有的打造小花园……
这些“微经济”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活力,一方面农民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,闲散老弱劳动力有了寄托,生态绿色的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,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;另一方面,发展好庭院经济,更能扮靓村庄,改善人居环境,打造更有乡愁的村容村貌。
未来,马路村希望能走上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道路,不断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,促进增收的同时,增强群众独有的乡村田园生活幸福感。
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﹌
五分钟带你看懂2023年永善政府工作报告
解码“双万”工程(第1期)
永善90后女孩:拳拳孝心演绎人间真情(上)
永善90后女孩:拳拳孝心演绎人间真情(下)
文图/苏秀
编辑/杨亚莉
主办/永善县融媒体中心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- 06-14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
- 06-14
- 06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