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民工具-西区镇村便民服务“三化”建设获全省优秀案例
据西区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4月,西区认真贯彻落实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系列决策部署,启动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两级便民服务机构“设施标准化、平台规范化、服务便利化”(以下简称“三化”)建设工作,本着“便民、利民、高效”原则,突出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理念,做好“便民服务+”文章,将基层便民服务与基层治理、产业发展、社会救助相结合,构建起覆盖面广、管理规范、运行高效、便民利企的便民服务体系。
河门口街道就是西区镇村便民服务“三化”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河门口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剑介绍,街道指导2个社区共成立社区公司2家、社会组织4家,开办爱心超市1个;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服务、健康服务、养老服务、育幼服务等,构建了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,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活服务。同时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“办不成事”受理窗口,通过整合叠加多方资源,形成解决问题的最大合力,努力把原本“办不成的事”办成群众满意的事,开启了便民服务新模式。
“2013年,我们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由社区成立的社会企业——嘉惠居民服务公司,我们开超市、调解矛盾、解决居民就业问题,虽然不容易,但也欣慰。”苏铁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易兰谈起社区公司经历的各个阶段,感慨颇多。她说,社区创办的这家社会企业,始终秉承“服务居民、反哺社区”的宗旨,以“有治安防范、有维护维修、有绿化保洁、有停车管理”为标准的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,破解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、管理混乱、环境条件差等难题。依托居民服务公司开发就业岗位65个,吸纳55名低收入群众就业,进一步拓宽了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渠道,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。
“这个超市的东西都比较便宜,实实在在给我们老百姓优惠。”来到该社区的慈善爱心超市,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,有洗洁精、牙膏等日常家用物品,居民李志芳正在挑选商品。
超市的一角,钳子、扳手、锯子、电筒……各类工具一应俱全。
“这些工具都是免费借用的。”超市负责人冯鹏介绍,把这些便民工具都集中起来,居民需要什么,就来借用、应急,用完了再送回来,不仅方便辖区居民,还提高了工具的使用率。同时,为回馈辖区志愿者、激发居民的志愿服务热情,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获得“爱心积分”,量化记分、累计兑换实物。把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相结合,推出积分兑换,不但可以提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获得感,也让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,不断扩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、激发社区治理大能量。
如今,该街道进一步探索“便民服务+社区治理”模式,培育更多符合河门口街情、体制成熟、内容多元的新时代便民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。
关键词: 便民工具 便民工具箱 便民工具有哪些 物业小区便民工具 便民工具箱包括哪些内容 便民工具箱的标准配置 便民工具使用温馨提示 便民工具借用须知 便民工具箱图片 便民工具箱共享 便民工具源码
相关阅读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
- 06-14
- 06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