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登当选-拜登344亿扩充核武后,美国向世界传递三大危险信号
据媒体消息,当地时间4月5日,美国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被被命名为LGM-35A“哨兵”弹道导弹,此事一出,引发国际关注。专家指出,在此之前,美军一直以“陆基战略威慑计划”指代,用新名替代代号,足以看出美国在该导弹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甚至可以说迈入了新台阶。
参考消息网援引美国《防务新闻》消息称,该导弹的研发,是美国“核三位一体”中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部分的一次重大更新,意义深远。而随着拜登此前宣布344亿扩充核武,违反竞选承诺,并提交2023财年国防预算和机密版本的《核态势评估报告》后,美国显得更加危险及不可控。消息指出,目前美国已向世界传递三大危险信号,各国必须密切留意。
首先第一大危险信号,就是美国日益降低的核武“使用门槛”。消息显示,自冷战时期以来,美国就一直延续着“不率先使用核武”的战略方针。而在拜登竞选总统时,也对此进行承诺,除非在“极端状况”下,美国才会率先动用核武。所谓“极端状况”,基本都是严重影响国家安全,方可采取的必要回击。但目前的形势,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。
近年来,美国不断斥巨资扩充核武库,与此同时,美国还在竭力为核武的使用政策进行“松绑”。而在目前已撰写完毕的《核态势评估报告》中,美国推翻此前的做法,转而将其表述为,“美国核武器的基本作用是威慑针对美国、盟友与伙伴国的核攻击。美国只有在为保护美国或盟友伙伴国的重大利益的极端情况下,考虑使用核武器。”
如此模糊的界定,拉低了美国使用核武的门槛。这也似乎意味着,美国可以按需使用核武器,而不再是“只有对手使用核武器,美国才能以核武进行回击”。专家指出,此举不仅给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国吃下一颗定心丸,更让美国变得更加危险。
第二大危险信号,则与近日美国“哨兵”导弹有关。专家指出,“哨兵”可以携带W87核弹头,预计将在2029年1:1替换此前一向被各方诟病的“民兵3”洲际导弹。同时,该导弹的成功不仅在建设及维护方面比“民兵3”洲际导弹更加省钱,而纵观美国的三位一体的战略,也得到了巨大的革新。美国目前已在核武器投射、运输、控制及核弹头改进等方面,动作频频且表现惊人,这加剧了地区风险,足以让各国提高警惕。
而在这些风险之中,最关键的当属第三点,那就是谁才是目标。消息人士指出,毫无疑问,在美国的“核战略”中,中俄一直是其不变的对手。纵观美国在各种会议及各个场合中,美方都毫不遮掩的释放自己核野心,并不断炒作中俄“拥核”数量,试图将中俄当做挡箭牌,好进一步扩充其核武及军备。
事实上,有声音指出:多年来,美国军费日益飙涨,只要美国在相关文件及会议中提起中俄,军费增长都是必然。其发展低当量核武器的做法,不仅严重威胁着各国安全,更容易让各国对形势造成误判,从而加大“核战争”的风险。
美国一直高喊“不安全”,却没看到自己军费已是多国军费总和,而美国的举动,才是真正将各国拉入“不安全”风暴中的罪魁祸首,而美国也必须认清这一点。
关键词: 拜登当选 普京拜登当选 拜登当选后 美国对华政策发有哪些影响 拜登当选总统多大年纪 拜登当选美国中统了吗 拜登当选总统后中美关系的走势 拜登终于正式当选了 拜登 参选 拜登的选举 拜登当选意味着什么 拜登到底当选了吗?
相关阅读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
- 06-14
- 06-13